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1集力行分享 |
华红霞学长 |
|
面对失意人不可说得意之事
上周,我回老家,为去世一周年的奶奶作祭祀活动,因此一家大小长辈都在。吃晚饭时,我看见叔叔和婶婶,我由衷地说,算婶婶最幸福了,叔叔脾气可好了,又勤快又忠厚,大家都一致点头说是。我又说,还有我妹夫也是好脾气;还有我老公脾气也很好。说了这个话时,我马上觉得自己有些说错了,坐在一起的姑妈,有些难过的,离开了饭桌。 对于姑妈和姑父的关系,我也有所耳闻,其实两人都很好,就是关系有点。。 正如蔡老师说,面对失意人不可说得意之事,如果说,我说叔叔的好脾气是由衷而发、由景而生,那对于后面说妹夫、老公好脾气则是有卖弄之嫌(妹夫远在中山、老公当时有事又不在)。而我却是一而再、再而三的说,说一些不该说的话。对照蔡老师的话,其实关键还在于自己的的心念,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而只顾谈论自己的得意之事。一个真正会修身的人,在起心动念中谨慎,当念头都能谨慎,言语行为就不会有太大的偏颇。所以真得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。
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庸人自扰
有个成语叫“杞人忧天”,像我,以前很会杞人忧天和庸人自扰。常常是没发生的事情,自己会加上情节、加上想像把她变得很麻烦、很复杂,而自己也很烦恼,结果事实并不像你想得那样,白白痛苦了几天。后来通过学习,知道那主要是因为自己太自私自利、什么都想好、什么都贪好,什么都想自己得到、而不愿失去。 佛祖曾说过:“不悲过去,非贪未来,心系当下,由此安详。”“活在当下”就是要我们放下过去的烦恼、舍弃未来的忧思,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,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向痛苦,在黑暗与光明中,既不回避,也不逃离,以坦然自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。 所以看这段话后,我自己也是深有启发。后来,对于很多事不去想得太多、不会为自己以后会有什么得、有什么失而想得太多,人也轻松很多。我相信如果真的有事情来了,也能坦然面对、快乐接受。 范仲淹曾在《岳阳楼记》里写道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抱负,那是饱含着对人民的无限深情、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,那种忘我而利他的精神,让千古之后还在传唱。 这就是伟人与凡人的区别、是智者与愚人的区别,更是高贵与低俗的区别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